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——《岁时百问》
清明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日子,既是节气,也是传统节日。但最初清明也仅仅是作为节气的存在,它能逐渐发展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这其中少不了寒食节的“帮助”。寒食节是春秋时代晋国为纪念忠义之臣介子推所设立的,在此之后寒食节逐渐成为民间里的第一大祭日。
而这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105天,一般多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,由于两节相近,从唐代起就将寒食清明合二为一。等到了明清时,清明便直接融合、吸收了寒食节成为了如今有着祭祖、踏青、吃冷食等众多习俗的清明节。
按照寒食节为冬至后105日算,今年的清明节不仅在闰二月里,恰好也与寒食节完美相遇、重叠。对于这难得的清明遇寒食,大家要多多重视起来,特别是流传下来的习俗、食俗不能忘,提醒:吃3冷,守3俗,忌3事,尊重老传统,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顺遂。
吃3样冷食:
,,ag区块链百家乐代理开户(www.eth0808.vip)是用以太坊区块高度哈希值开奖的百家乐游戏,有别于传统百家乐游戏,ag区块链百家乐游戏绝对公平,ag区块链百家乐结果绝对无法预测。
1、吃青团
青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美食,最早源于唐代,从那时起每至寒食节、清明节前,江南各地的家家户户就会蒸很多青团,一部分主要用来祭祀祖先,剩余的则储存起来作为冷食,在禁烟火的那几日食用饱腹。
软糯清香的青团,是将艾草汁拌入糯米粉里,再包入豆沙或是莲蓉等馅料蒸制而成的,蒸好的青团油绿碧青的很是喜人,咬上一口糯叽叽的,香甜细腻,艾草的香味逐渐弥漫在口中。在清明前后绵绵的细雨滋润了艾草快速生长,成为了做青团的最好食材,而且艾草的营养价值很高,食用后能帮助身体去除湿气。
另外,古人还认为艾草能驱毒除邪,正适合于清明,只要吃了用艾草做的食物,就会远离病痛,让身体健健康康的,于是人们就将它拿来制作青团。而且,外表圆润,带有“团”字的青团也代表着团圆,寓意着全家人都能团圆安康,生活幸福甜蜜。
2、吃馓子
“纤手搓成玉数寻,碧油煎出嫩黄深”,苏东坡写的这首《寒具》所描写的就是馓子,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,就有寒食节吃馓子的习俗,所以古人将馓子称为“寒具”。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并在一起过后,馓子也成为了清明节所食用的传统食物之一。
评论列表 (1条)
2023-05-25 00:02:12
早日上热门